在西方国家,人们常用猴子来比喻恶魔或是堕落者 ,但是,在东方国家,猴子大多被奉为神,而且各国在猴文化上也有融合。
在中国,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就不用多说了,而印度的大街上或路边有时会见到一座神像,此神像浑身通红,头戴金冠,浓眉大眼,嘴巴鼓鼓的,身后还有一根尾巴一样的东西.它就是印度的神猴哈努曼的神像---哈努曼是印度最古老的史诗《罗摩衍那》中的一个角色,是一只拥有超凡力量的神猴,他是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罗摩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。他神通广大,本领高强,而且会变。有一次,罗摩的妻子被魔王劫走了,哈努曼受罗摩的委托率领猴子大军渡海攻城,战胜魔王,解救出了罗摩妻子.传说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过大功,所以被奉为神,受到敬重。据考证,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取材于《大唐西域记》,这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后写的回忆录。那么,孙悟空的形象便有可能源于印度的神猴哈努曼。
在日本东照宫的神厩舍(马厩)上有三只猴子雕像,分别捂着口,眼和耳,这便是取自《论语》中子曰“君子非礼勿言,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。”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,叫三尸虫。《太上三尸中经》:三尸虫“为人大害,常以庚申之间,上告天帝,以记人之造罪”。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,逢庚申之日.夜晚不卧,守之若晓,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。守庚申的风俗传到日本,人们取三尸虫之数——三,和庚申之申的属相——猴,绘出三猿图像。画画上猴子捂耳、掩口、蒙眼,该是针对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而构图的。
纵观各国的猴子,大多是以赋予象征意义或魔法的猴来警醒世人、传承文化,是各国共同的特点。
